伏特加浪漫的民族性

  • A+

我喜欢“伏特加”这三个字,就像我喜欢俄罗斯文学,喜欢俄语那种翘翘的鼻音。
  在俄罗斯,没有伏特加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伏特加是男人气概,是俄国的历史,也是战神之酒。在哥萨克,古老的军人传统是:出征前一定在军刀上放上酒杯和伏特加,表达视死如归,得胜凯旋的决心。而在二战时,1942年斯大林发布第2507号命令:向前线士兵每天提供100克伏特加。更有专家称:二战攻打柏林时苏联红军的核心战斗力是:喀秋莎火箭和伏特加。
  “血维系人的肉体,酒支撑精神”,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俄罗斯那有冲劲、不服输、关键时刻燃烧自己的民族性格。
  也许,是物理原因。广袤的冬季,零下40度,阴霾,郁闷,漫漫长夜,靠什么提亮精神,温暖身心?
  所以伏特加的契入,就是内心的需要了。荒凉世界,只能靠燃烧内界的热烈。如火如荼,铭诸肺腑,相依为命,以此产生的莫逆感和依赖感。
  酒性酿造民族性:也许,伏特加的强烈、豪放而忧郁,正契合着俄罗斯民族性矛盾体。一方面是烈度,是激情,火一样燃烧。一方面,又是迟钝,安静,安静到懒惰。一方面是积极浪漫主义,一方面是消极浪漫主义。我以为浪漫主义是俄罗斯民族的本质部分,正因为这种浪漫气质,才使俄罗斯人与伏特加不谋而合,咬合紧密。所以,也才会有芭蕾这样极度想象力与华丽感、贵族性的舞蹈。才会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莫斯科大剧院,才会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依旧盛装排队听歌剧,看芭蕾,享受音乐盛况。事情总是这样,越是相反的东西越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极端就是补偿。
  顺便说一句。俄罗斯的三大特点是:1.伏特加;2.芭蕾;3.北极熊。一个是浓郁(性情),一个是童话般的幻想感,一个是笨拙(行动)。三者叠加,也许,就是俄罗斯民族的集合体。
  其实人也似酒,劣酒愈陈愈酸,良酒则愈陈愈香。
  (睿雪摘自2009年9月4日《松江报》)
(作者:徐约维)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