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给每人一个“树洞”

  • A+

有心事不愿说给别人听,可又憋得难受,怎么办?在童话或电影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主人公对着一片空地或一个树洞说心事,因为这样不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出去。
  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一个可以容纳人们心事的“树洞”——36岁的网络写手和菜头建立的“树洞”网。在这里,人们将自己的悲伤、无奈等隐私,以跟帖或匿名邮件的形式发给和菜头,以减少心中的负担。而他会从中选择一些发布在博客上,供网友阅读、讨论。
  在创办“树洞”之前,和菜头是博客圈里最知名、最高产的博主之一。
  这些年,都市年轻人几乎个个压力大、心事多,但不知该把苦水往哪里倒。2008年,和菜头开设了“树洞”网,想给跟他同样年轻的网友们提供一个“发泄的场所”。现在,童年阴影、情场失意、婚姻不幸、婆媳不和……和菜头每天都会收到几十甚至上百封读者来信。
  一位网友在给“树洞”的投稿开篇,写下这样一段话:“最近一段时间,心情糟透了,幸好还有‘树洞’这个平台可以一吐为快。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所以我可以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到这个网站来诉说的人都知道,很多人在看自己的“文章”,看完之后会跟着自己一起叹息;他们也许会遇到不屑或嘲笑,但并不在意,因为“丑恶也是我自己的,既然说出来就是要面对大家”。
  “我每天必看‘树洞’。尤其是我烦躁的时候,到这里看看,就会觉得世上有很多人也在烦恼、痛苦,和他们比,我的故事就微不足道了。这么一想,就平和了许多。”一名“树洞”的忠实网友告诉记者。
  “树洞”网创办于2008年,但和菜头说,早在1993年,他就有了这个念头。那一年,18岁的他刚考入南京大学大气系。
  那年深秋,校学生会组织大一新生上街,为市民们提供高考咨询。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但很多人说的事和高考八杆子打不着。“我接待的人里,有一位男青年,是个侏儒。他和我说了一个半小时,说他爱上了一个女侏儒,但女方大他三岁,他的家人接受不了。后来,女朋友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和菜头清楚地记得,那名男青年求救似的问他:“你说,她究竟爱不爱我?”和菜头显然帮不上什么忙,但男青年离开的时候还是连声道谢。这件事,让和菜头一直琢磨:“原来,有那么多人需要别人听他们说话,或许该给他们提供这么个地方?”
  这个念头,很快被四年的忙碌所淹没。从南京大学大气系毕业后,和菜头返回家乡,成为一名国企员工。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寂寞,和菜头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以“和菜头”为网名,开始在网上码字。渐渐地,他的文字风格吸引了一帮网友。2008年,在体制内待到第十一年时,和菜头决定辞职,“转战”北京,加盟一家网络公司。那一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现实影响,让很多人的心情陷入低谷。于是,和菜头早年的“冲动”被唤醒了,“树洞”网应运而生。“树洞”从设想到诞生,整整经过了15年。
  “树洞”上的话题各式各样,但都不能给和菜头带来经济效益。“有人认为,这是一扇了解中国社会普通大众的窗口;也有人认为我是在浪费光阴,建议我专心回去码字。”和菜头却选择了坚持。他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除了可以帮助人们减压,还有另一个功能——“我确信,通过这些文字,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对于“树洞”的走红,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纠缠于太多的利益和关系之中,而对着“树洞”的每次宣泄,都是一次自我心理修复的过程。同时“树洞”的走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的孤独和悲哀。
  为了保护倾诉者的隐私,和菜头一直坚守着一个原则:绝对不和任何倾诉者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但他也承认,最终发表在博客上的故事,都是经过筛选的,“如果没有编辑原则,导致泥沙俱下,造成坏的影响,就失去了建立‘树洞’的意义”。
  
  (胡顺凯摘自《环球人物》2011年第15期,昵图图)
(作者:孙潇)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