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魔术师埃舍尔

  • A+

埃舍尔,1898年生于荷兰吕伐登。少年时的埃舍尔算不上是一个好学生。学校的日子对他如噩梦,只有每周两小时的艺术课能给他带来一点儿快乐。中学毕业后,他就读于建筑与装饰艺术学院,在那儿埃舍尔被版画艺术所吸引,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20世纪30年代末,埃舍尔游览西班牙时,被摩尔人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所吸引,那些规则的互为背景的彩色图案,看上去简洁明了,甚至略显单调,但它在埃舍尔的脑子里却打开了具有无穷变幻空间的版画世界的大门。
  埃舍尔想,仅仅表现几何图形是枯燥的,而一旦赋予这些几何图形以生命就其乐无穷。于是,在规整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中,鱼、鸟和爬行动物们互为背景,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相互变换,成为埃舍尔一个时期热衷的创作主题,并成为他终身百玩不厌的游戏。那些变形系列、循环系列令他—下子闻名世界。其中最著名的是《昼与夜》:鸽子的形象在连续变化,给人一种延伸到无限的感觉,其灵感正是来自西班牙穆斯林教堂的镶嵌图案。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埃舍尔的作品具有了更宽的视野。他开始利用人的视觉错误,让他的作品在三维空间里游戏。石版画《画廊》被认为是埃舍尔一生的巅峰之作。埃舍尔本人也认为,在这儿他已经达到了他的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极限。画廊的入口,一位年轻人在看墙上的一幅画,画中的房子延伸到画面最右侧,然后随着我们的视线下移,就会发现角落里有一座房子,房子底部有一个画廊的入口,画廊里正在举办一场画展……至此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的这位年轻人其实正站在他所观看的那幅作品之中!
  或许正是由于他对数学、建筑学和哲学的过深理解,阻碍了他与同道的交流,他在艺术界几乎总是特立独行,后无来者。他甚至至今无法被归入20世纪艺术的任何一个流派。但是,他却被众多的科学家视为知己。他的版画曾被许多科学著作、杂志用作封面,1954年的“国际数学协会”在阿姆斯特丹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罕见的。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埃舍尔30年前作品中的视觉模拟和今天的虚拟三维视像与数字方法非常相像,而他的各种图像美学也几乎是今天电脑图像视觉的翻版,充满电子时代和中世纪智性的混合气息。因此,有人说,埃舍尔的艺术是真正超越时代,深入自我理性的现代艺术,也有人把他称为三维空间图画的鼻祖。
  但有意思的是,埃舍尔的艺术虽然有很浓的数学味,可对于数学,他却完全是个门外汉。有一位数学家邀请埃舍尔去听他的讲座,结果埃舍尔完全听不懂他在讲什么。
  在生活中,埃舍尔是个思想和个性都很矛盾的人。他的作品充满了理性色彩,但他对事物的反应却是感性、甚至带有愤世嫉俗的味道。他还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弱肉强食,势不两立的。但事实上埃舍尔在与人交往时却是个罕见的谦谦君子,当他感到有人确实需要关心时,他不会用言语推托,而会用实际行动去帮助。
  像达·芬奇一样,埃舍尔属于艺术家中的思想者之列,对他们而言,光画好画是远远不够的,还一定要辅之以视觉艺术的基本原理的研究。他的作品内容虽然庞杂,背后却潜藏着强烈的统一性。1940年后,埃舍尔几乎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探讨绘画的基础和本质上。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绘画是什么?如果我们用紧密镶砌的一组图案填充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会有什么样的潜力?如何在二维的纸上表现三维的图形,这种图形甚至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
  埃舍尔的一幅幅作品,就是他的一次次思想的探索,他总在追求最能充分表达他的思想的那一幅,直到1972年去世。
  (任天摘自《科学之谜》
  2009年第1期)
(作者:吴 余)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