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的魔力

  • A+

魔术的魔力
  尽管足不出户,按按遥控器我们就可以尽情选择电视节目,敲敲鼠标我们就可以享受网上游戏,但美国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中国行硬是把我们吸引到他的舞台周围,惊叹、沉迷于他创造的虚幻世界。这就是魔术现场演出的魔力。
  可有谁知道,魔术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埃及、中国、印度的宫廷娱乐之中。作为人类众多娱乐活动中的一种,它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超越,一次次让我们相信奇迹就要发生?
  
  作为娱乐的历史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魔术。按科学的说法,各种气体和元素聚集、混合、摇荡,然后从无到有,猛然间“砰”的一声巨响,宇宙由此诞生。娱乐,尤其是特种娱乐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魔术的历史,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时间的黎明时分。
  “魔术”一词是英语“MAGIC”的意译。据记载,埃及金字塔和神庙的大门在打开时,可以遵循大祭司的旨意往外喷火。在公元前4200年,古埃及就出现了《鹅头断续》的魔术表演。在中世纪的欧洲便出现了《砍头术》和《割鼻术》的魔术表演。17世纪中叶,马耳他人曼弗雷多作为一位颇有名气的“变酒”魔术师,能将喝下去的水再吐出来变成红葡萄酒。1631年,法国魔术师冯·洛金已经开始表演非常惊险的《人靶》魔术,用手接住或是用牙齿咬住观众用枪射来的子弹。19世纪出现了大批优秀的魔术师及其拿手绝活,如法国魔术师罗贝尔·乌丹的《遁手帕》,奥地利魔术师德布勒的《变花》,意大利魔术师约瑟夫·皮内蒂的扑克牌魔术,美国亚历山大·赫尔曼兄弟的《火遁》、《镜遁》、《手抓子弹》,德国魔术师卡拉纳格的《催眠术》、《锯活人》、《美女变豹》等。美国魔术师桑兹于1840年利用气动装置特制了一种靴子,用来表演《倒走天花板》的魔术,后来又被法国人和英国人进一步改进,发展成一个很有趣的新颖魔术。
  在国际现代魔术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就是胡迪尼。他1874年出生于匈牙利,少年时随父母移居到美国,1926年病故。胡迪尼是世界魔坛的一位巨匠,享有“锁铐大王”的美称。他创作和改革的许多优秀魔术节目流传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历演不衰。如《箱囊换人术》、《江河遁身》、《玻璃箱遁人》、《水牢遁人》、《铁桶水遁术》等。此外,他表演的《戴手铐跳河》、《赤身脱铐》等惊险魔术节目,更是脍炙人口,富有传奇色彩。
  而中国作为魔术的发祥地之一,它的魔术起源,可以推到原始社会,它同一切艺术一样,起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起源于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起源于人类的幻想。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刮风、下雨、燃烧、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便编织出天外有天,超凡的神圣、仙人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又有征服自然、主宰世界的愿望,盼望着能够呼风唤雨,庄稼快长,六畜兴旺,于是这时候就产生了许多美妙的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肢解后可以复活”等,为魔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汉代的鱼龙曼衍,就是一种模拟古代三神山神话世界的大型幻术乔装表演。这个魔术,先出现一头名叫含利的瑞兽。在它欢腾嬉戏后,跳于庭院池水之中,激起层层水花。含利不见了,变成了比目鱼,比目鱼不但会游泳跳跃,还会抬头喷水,一时水雾迷蒙、天昏地暗,比目鱼又变成一条长龙。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奇丽的变化,借用水花来掩护巨兽隐遁,在用水雾来渲染鱼化龙的气氛的同时,遮掩了魔术过门的痕迹,从构思到技巧处理都是相当高明的,体现了汉代魔术家的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这些魔术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幻术”,而民间习惯上叫做“戏法”。中国现代魔术的形成,是在继承这些古老戏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国魔术的精华,经过广大艺人的改进和提高,逐步完善起来的,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完整的体系。
  据史料记载,古代最早来中国献艺的魔术师是在西汉时期,古罗马帝国将幻术师献给汉朝,他带来的幻术节目有《吐火》、《肢解》和《易牛马头》等。此后在西晋永嘉年间,印度的幻术师也曾来中国献艺,他带来的节目有《断舌复续》、《剪绢还原》、《种瓜》等,这些幻术节目经过中国历代艺人的艺术加工,逐渐地发展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节目,流传至今。
  另一方面,中国魔术很早以前就开始传到国外,被外国魔术师学习和借鉴。早在中国唐朝开元年间,中国的幻术《卧剑上舞》、《入壶舞》等就已传到日本。元朝时期,大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曾来中国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一部旅游记,其中就把他在中国看到的幻术《解体复活》作了详细的介绍。在18世纪中期,法国大魔术师罗伯特·奥登经常表演中国的传统幻术《九连环》。19世纪末,中国魔术师朱连奎曾到美国演出,他表演的中国传统古彩戏法,轰动了美国,名噪一时。美国魔术师威廉·罗宾逊向朱连奎学习了许多中国传统戏法,如《空竿钓鱼》、《九连环》等。威廉·罗宾逊还特意取了一个中国式的艺名叫“陈灵苏”,在演出时,头上梳长辫子,身穿中国式的长袍马褂。
  
  依托科技的艺术
  
  在魔术表演中,不论古今中外,多数节目运用了科技原理。探研其中奥妙,是颇为有趣的。
  中国传统戏法中,至今留下内行称为“药法门”的,即是古代的“化学幻术”。两千多年来,从汉代的“口中吐火”到清末的“壁上取火”、“蜡烛自燃”,内容十分丰富。今天的舞台上,更经常采用局部燃烧、分解、化合等手段来增强魔术变化莫测的气氛,如在舞台上燃起几堆五颜六色的火焰,白花突然变红,红水忽而变清,或在镁粉燃烧的强烈闪光的一刹那间,演员腾身隐遁,都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化了的化学实验。“竹篮打水”在幻术中并非一场空,因为熬制了一种动物明胶,事先把竹篮网眼涂封起来;“沸油不伤”是把手伸进滚烫的油锅里去的惊人表演,那是利用一种比重较大而沸点又低的液体,而油仅仅浮在上面……
  近百年来,魔术得到很大发展,更广泛地运用了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原理和化学反应,造成种种离奇的变化。
  比如:“人体浮悬”,似乎是违反了万有引力规律,其实半空中平卧着的少女,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支点支撑着全身重量,这个支点并不是撑在容易平衡的半腰,而是支在颈部这样一头轻、一头重的地方。唐代的《卧剑上舞》就是这样的节目,现代称之为“横悬”,一般用三角架、椅子背或刀尖作为支点。这一反常的现象,其实是利用了“杠杆原理”,巧妙的是使身体暗中保持平衡的另一头,观众是无法看到的。
  一个玻璃量杯中注满清水,演员投入一个鸡蛋,只见鸡蛋沉到水底,随着表演者的遥指,那鸡蛋会渐渐浮起。这是“比重”规律在起作用,是量杯中的水质发生了变化,魔术师暗暗抽掉了清水而注入盐水,鸡蛋比盐水轻,就浮了上来。
  魔术舞台上要造成人或较大的物体忽而隐去,忽而出现的离奇变化,就要依靠“折光”。折光的运用,有些像理发室里前后镜子对照,发生的“无穷远”现象,也好似大家都熟悉的潜望镜一般,在舞台上安置一些方向不同的大镜子,随着镜子的移动和部分灯光的变换,可以产生变化多端的效果。如:可以使立柜中洋娃娃变化成小孩或再放大变成大人,也可以使人的身体猛然缩小数倍,还可以造成“人头鸟”、“美人鱼”、“花心人面”等等形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魔术也因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全世界的观众和评论家们都把大卫·柯波菲尔誉为我们这个时代了不起的魔术师。在大卫所表演的许许多多大型魔术节目中,现代声光电技术被利用得淋漓尽致。如《隐遁喷气飞机》、《自由女神像失踪》、《穿越万里长城》、《六节分身术》、《人体飘浮》等。
  所以当观众叹服于现代魔术的神奇时,恐怕魔术师们正在为能够利用越来越先进的现代科技而庆幸不已。也正是这些让魔术这门古老的艺术再度焕发青春,成为老少咸宜、雅俗共赏、最受欢迎的流行艺术。
  
  延伸文化的未来
  
  从中国魔术的发展来看,它一直属于杂技艺术范畴。传统上杂技系统练的以“武活”居多,只有练武活的演员年龄逐渐大了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时,才改行练“文活”,即练魔术。所以魔术始终没有得到与杂技平起平坐的地位,而只是少数几个时期出现了飞跃。如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魔术出现了第一次飞跃,形成了一个品种齐全、节目数量繁多、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现代表演体系,并造就了一大批有才华、有影响的魔术表演艺术家。
  目前中国魔术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普通匠艺的层面上,也就是说,就道具而道具的表演,缺乏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表现力。
  而欧美的魔术则完全有别于杂技,是完全独立、自成一体的艺术。在美国,魔术已经产业化,其演出活动越来越广泛,不仅限于舞台,在饭店、酒店、其它场合,也是受人欢迎的娱乐活动。此外,在国外还有魔术学校、魔术商店和制造魔术道具及有关设备的工厂,关于魔术的书籍和音像制品也随处可见。这也许就是中国魔术与国外魔术的差距之一——缺少“魔术文化”。
  这种差距如何缩小成为中国魔术师的关注焦点。魔术表演作为文化的一种,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同时,不同民族的魔术表演又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传说,如《山海经》、《搜神记》、《封神榜》、《西游记》、《镜花缘》等,作为民族集体心理的结晶,往往浓缩了民族的文化。越古老的民族,这种文化形成就越发达。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其魔术将以文化为基点延伸,走向未来,结出自己的丰硕成果。
  (鲁温·威斯特图)
(作者:文 竹)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