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的时代影像

  • A+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荣毅仁欣赏的父亲荣德生自创的格言
  
  秋风萧瑟,北京灯市东口史家胡同深处,一所四合院门口,从几株树木上飘落下黄色的叶子。这几天,来往于这里的人们一脸肃穆——这个院子的主人荣毅仁在2005年10月26日傍晚去世。从此,那个满头银发,戴金边眼镜,穿法国式双排扣西装,身高超过一米八,气质雍容的前国家副主席,告别了这个世界。
  荣毅仁去世后,官方如此评论他: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然而,对于普通中国民众来说,荣毅仁和他的家族,更是颇富传奇色彩的一代“红色民族资本家”。
  
  要做事,不做官
  
  事实上,荣氏家族一直有不做官的祖训。据说荣氏家族的祖先荣启期是孔子的老师。荣启期在周朝时是贵族,在春秋战国时代被贬为平民。史称,孔子去泰山访问,路上碰到荣启期,看见他衣衫褴褛,但手弹古琴,非常快乐的样子,孔子不解地问,你为什么如此高兴呢?荣启期回答,第一,我是一个人;第二,我是一个男人;第三,我是一个老人——这是我的“三乐”。
  据说,这番“安贫守终”的话对孔子的影响极大,让他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世俗性和人民性。
  荣氏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无锡梁溪荣氏是其中一支,于明代正统年间迁至无锡,定居于梁溪河下游北岸的荣巷。荣家的祠堂牌匾上,一直写着三个字“三乐堂”,按照荣家第十四世祖上荣清(迁到无锡的第一代)理解,这是祖上荣启期的明哲保身之道,所以,他教导后世坚决不要从事政治,不当官。
  荣清本人被称为“水濂先生”,曾做过朱元璋的文书,后来辞官回乡,躲过了朱元璋称帝后对身边人的陷害,使荣家的香火传到后世。
  从此,数百年里,荣家几乎再没有人出来当官,仅仅在清朝时有一个人考取了进士出外为官,但做了没几天就辞职了。而荣毅仁的爷爷荣熙泰尽管在清朝时也做过山东的厘金局(相当于税务局)的总账房,但他一直教导自己的儿子们说,不要做官,要做事。
  “要做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要做事就要当学徒”,所以,荣毅仁的父亲和伯父从小就做了学徒,从1900年起,他们靠四部石磨起家,创办了茂新、福新系统十二个面粉厂,和申新系统十个纺织厂以及开源机器厂,完全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中国的20世纪民族工业中的面粉大王和纺纱大王。
  
  献出资本,开始从政
  
  就是这个最不想当官的荣家,在1949年共产党建立了新政权后,出了一个高官:荣毅仁。
  新中国成立之前,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十大资本家”有9家举家迁徙,有的出国,有的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惟独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决定留下来,和共产党合作。
  当时他们认识到“共产党不同于历史上其他农民起义”,因为共产党在当时许诺“要保护民族资本家的私有财产,保护他们的人权”。
  另外,荣家创办的无锡荣巷的小学,就是无锡地下党的活动场所。1948年底,中共无锡工委书记高山,通过地下党转告荣德生,“不要迁厂,继续搞好生产。”而荣德生对共产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新民主主义方针十分重视,反复研究,并仔细询问。
  虽然如此,荣毅仁一家也不无疑虑。解放军进城前夜,他的家人怕吃流弹,都睡在楼下,只有荣毅仁坐在客厅里。第二天清晨,公司的一个厂长来报信说,解放军都睡在马路上。
  共产党的亲民作风初步打消了荣毅仁的不安,之后,上海市政府对那时因发不起工资被工人闯入家中的荣毅仁伸以援手,说服工人退出,并且帮他的厂里申请了贷款,让他们暂渡难关。
  1955年底,毛泽东主席给工商界人士做工作,在荣毅仁在场的一个场合,毛主席告诉他们,只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站在社会主义方面,有觉悟地逐渐转变到新制度去,个人的命运是可以掌握的。
  1956年,受苏联影响,中国领导人认定必须尽快通过合作化运动,将农民、手工业者个体所有的私有制,改造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制,通过公私合营运动,将工商业者个人所有的私有制,改造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这年的1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到荣毅仁的申新九厂来视察,一下车,便亲切地和荣毅仁说:你不是要我到你厂里来看看吗?我来了。
  很快,荣毅仁权衡再三,决定支持公私合营,结果是他交出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这一举动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也因此赢得共产党的尊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并以前市长身份,为他助选上海市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1957年,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1959年出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如此,荣毅仁改变了荣家的家族传统,走上了从政之路,甚至在最辉煌时成为中国国家副主席。
  
  当官也是为了做事
  
  荣氏家族研究者荣敬本认为,按照祖上的教导,荣毅仁做官其实也是为了做事。
  后来,荣毅仁搬进了北京东城的一座四合院里,据说那是叶剑英特地嘱咐王震给安排的,这个院子最早是傅作义的房子。
  此后的“文革”中,当解放前迁往香港的堂兄们发展壮大如日中天时,荣毅仁却开始走下坡路。此时的荣毅仁,彻底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资本和官职。幸亏有周恩来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荣毅仁——周恩来当年保护了很多人,荣毅仁是重点保护对象。
  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收录了邓小平于1986年接见荣氏200多海外亲属时发表的题为《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的谈话。谈话中,邓小平不仅高度赞扬了荣家对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贡献,同时把荣氏亲属的团聚看做“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个体现和一个演习”。
  荣敬本介绍说,1979年,重新出山的邓小平曾去拜访荣毅仁,共同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邓小平希望荣毅仁在引进外资方面出谋划策。促膝长谈后,荣毅仁建议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等领导的支持。
  1979年10月,一个直属国务院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荣毅仁出任首任总裁,并因此成为海外关注度非常之高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风向标之一。
  不久,以政府为强大后盾,荣毅仁以其当年大上海资本家的长袖善舞、财技逼人而所向披靡。特别是,他将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聘为顾问,令舆论惊异。
  CITIC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标杆,在引进外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重点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荣毅仁力排众议,发行海外债券,从而让这个项目起死回生。当时习惯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封闭式思维的人们,一时无法接受。尔后,中信公司在不同国家发行了多次债券,为中国筹集了宝贵的建设资金。
  此间,荣毅仁在社会保守眼光的注视下,突破传统模式,大搞租赁业务,并且,将CITIC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兼具贸易公司、银行、法律、会计事务所等多项功能,涵盖进出口贸易、贷款、咨询、国际投标代理等业务,为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开创了许多新的路径。
  1987年1月16日,CITIC先收购了香港国泰航空12.5%的股权,一时震动香江,其后又收购港龙航空38.3%的股权,取得香港电信公司20%的股权。
  20世纪80年代的荣毅仁家族可谓达至巅峰,他曾经说:“就以我的家族来讲,在解放前也算个大的民族资本家。从1900年开始办厂创业,到1949年,50年艰苦奋斗,才搞了20多个企业,这在解放前已经是了不起了。可是,我从1979年担任‘中信’公司的董事长9年以来,共投资、合资搞了209个企业。”
  这期间,出入荣毅仁办公室的人如此描写那里的摆设:正中大台后面是主人的座位,皮沙发后是一部大屏幕的电子显示器,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各种数据、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最显眼的是,屏幕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彩照——荣毅仁与邓小平亲切握手的照片。看得出,荣毅仁非常喜欢这张意味深长的照片。
  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澄清了中国经济建设“姓社还是姓资”的路线后,1993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77岁高龄的荣毅仁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海外舆论高度关注。在外国人眼中,民族资本家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副主席,似乎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荣毅仁身后的中国人必将记得,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跨过这道鸿沟的第一人。
  
  “红色资本家”的最后告别
  
  自1993年从中信公司卸任后,荣毅仁便很少在公司公开露面。1999年,是荣毅仁亲手打造的商业王国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20周年。10月4日庆典那天,鬓白如霜的荣老出现在保利大厦的庆祝现场,参加这一庆典的一位中信员工回忆,虽然此前已通过各种媒介对荣老板的风采早有领教,但亲见之下,仍感到那种强烈的冲击。“他身上好像凝聚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不需说话,只是站在那儿几秒钟,便是一种极有力量的存在。”
  荣毅仁的身影一出现在会场,立即引来全体员工起立、长达十几分钟的掌声。满脸慈祥的荣老则微笑着向大家致意。虽然大多数人没听懂他用浓重的无锡口音表达的祝福,但并不妨碍全场报以更热烈、更持久的掌声。这大约也是荣毅仁在中信公司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中信内部的一位知情者说,今年以来,老人的身体已不是很好,八九月份,老人想回无锡老家,回家后偶染风寒,加之舟车劳顿,身体很快急转直下,待回北京后,脏器迅速衰竭,“病危”的消息也迅速传开。
  没有人知道,坚持着回老家的老人,是否已意识到这已是他和家乡的最后一次谋面。熟悉荣老板的中信员工都知道,荣老板的心,一直没离开过家乡。以前每逢中信内部的文艺演出,总是很默契地有员工用家乡话唱上一首《太湖美》,或是一段苏州评弹。而每逢此时,老板总是面带笑容,兴味盎然——经历过这样场面的中信员工,回忆起来总是充满温暖,那一刻,很多人感觉坐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位威严而有盛名的老板,而是值得他们尊敬与热爱的一位老者。
  荣老板的婚姻,是上一个时代的典范。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出自无锡世家,不温不火,出现在每个场合却有一股震慑人的美丽。两人育有四女一子。
  作为与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共同搏动的荣氏家族,其财富积累与社会责任乃至国家利益的平衡,在荣毅仁一生的传奇里,有足够清晰的演绎。
  不事张扬的荣毅仁,轻轻地走了。
  (熊世杰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第41期)
(作者:李经宇 李 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