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滩

  • A+

一只蜗牛的狂奔
  □文/上善若水
  
  18岁,他被驱逐出了家乡。
  那里是三秦故地,中国著名的剪纸之乡。而他更是有幸,得到了村子里剪纸王的青睐,收做关门弟子。
  在一个法国人的恳请下,他教会了这个法国人剪喜鹊登枝。但是却被村子里的人发现了,这是村民们最忌讳的行为,他们是绝不允许剪纸绝技外传的。
  他离开家乡,不知道该走向哪里。那个法国人建议说,他可以跟自己回国,在那里传授剪纸的技艺。他横下心来想:反正也犯了过错,自己总要生活的。靠着剪纸的手艺,他在法国生活了10年。
  28岁的时候,他接到家乡政府的请帖,家乡政府要举办国际剪纸艺术节,邀请他和法国的剪纸爱好者参加。回到家乡的他,内心是忐忑的。自己的师傅已经故去,家乡的熟人故旧开始鄙夷他的技艺,认为当初他只学到三成本事就离去,现在还敢回来丢人现眼?比赛如期进行了,村子里的人用红纸剪出一幅幅精巧的图案。他却只拿一张白纸,开始准备自己的作品。30分钟时间,比赛结束。他交上来的作品,让评委和家乡人哗然了。那张白纸,部分变成残缺的树叶,在树叶边缘上,趴着一只白色蜗牛,触角微张,纤毫可见。这是一只立体的蜗牛,异常逼真,似乎附了灵魂。而在剪纸人看来,这是神秘而不可思议的,因为,剪纸从来只是平面艺术。
  他离开的时候,带走了许多猜测和议论。有人说他在法国遇到了中国以前的剪纸高手,得到了真传。只有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遇到什么大师。在法国,当他把剪纸技术传授给法国人时,就有一种紧迫感和动力,他知道,自己要比法国学生强,才能有发展,有饭吃。
  坐在飞机上,他轻微地叹气,想起自己初到法国时的场景:那年冬天巴黎很冷,街上结了冰,汽车慢得像蜗牛一样移动。但那天是巴黎出现交通事故最少的一天。坏事变成好事,世事本就如此。在他18岁离开家乡的时候,村子里就已经没有剪纸的大师。这,不能说不是悲哀。
  (刘文娟摘自易友网络社区)
  
  幸福感的价值
  □文/沈湘
  
  1960年,美国因贫富相差悬殊,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穷人不但仇恨富人,还对政府有抵触情绪,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潜藏在暗处的炸弹,令政府不安。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政府部门曾经想了许多方法:比如给富人增税,给穷人提高福利;比如提高汽车豪宅等奢侈品的售价,在穷人密集地设廉价超市等。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一位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了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总经理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
  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给写字楼扫地的垃圾工。垃圾工身穿蓝色帆布衣服,破旧但不脏乱,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美国乡村音乐,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美国典型的富人代表,而垃圾工则是美国典型的穷人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不但穷人不再仇恨富人,居然还有很多富人羡慕穷人的生活。
  很多政府官员和社会学专家都觉得奇怪,不过是两组极普通的镜头,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威力,令政府耗巨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得以轻易化解?
  还是那位名叫罗伯特的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以前许多镜头都习惯于对准富人的资产和穷人的疾苦,所以矛盾便出现了。而我则是将镜头对准了富人和穷人的内心。富人因为欲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惫,而穷人因为生活简单,所以满脸自得。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王宁宁摘自《辽宁青年》
  2008年12月A版)
  
   放任错误
  □文/肖华
  
  伦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高峰时汽车只能排着队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前挪动。在拥挤程度最甚的街道上,车速甚至在12英里/时之下。2003年,伦敦行车速度继续下滑到8.69英里/时,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得等待2.3分钟。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发出了号召,要人们减少私车出行,乘公交车。状况虽有好转,但依然很拥挤。
  2003年,伦敦政府采纳了一个建议,对机动车收取拥堵费。当天或者之前交费每辆8英镑,第二天交费每辆10英镑,两天之内不交拥堵费的车主,将收到100英镑的罚单。开始的一段时间,伦敦街道拥堵的状况有所好转,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拥堵又出现反弹。不久,拥堵达到了最大化。伦敦行车速度只能在8英里/时以下,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得等待2.7分钟。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收取拥堵费之前,许多私家车主觉得城市的拥堵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从而有意无意地减少驾车出行的时间。可是当他们交了8英镑的拥堵费之后,就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驾车出行理直气壮,没有了“负罪感”。
  无独有偶。美国的一家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可是几乎每天都有少数家长迟到。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幼儿园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家长迟到一次要交5美元。
  幼儿园本来想靠这个办法杜绝家长迟到的现象。但是事实却出乎意料。自从实行“5美元”的办法后,迟到的家长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这让幼儿园不得其解。后来,经过调查,终于知道了答案。原因就出在这“5美元”上。在不交5美元的时候,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迟到而自责和内疚。可是交了5美元之后,他们的这种内疚感减轻甚至没有了,认为自己已经为错误付出了代价,不应当再受到指责。
  是的,很多时候,面对别人犯下的错误,我们总想让对方付出代价。可这往往不是最好的方法。有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宽容甚至“放任”他的错误。只有这样,他才会产生内疚感,从而能长时间地记住这个错误,永远不犯同样的错误。
  (炎凉摘自《青年科学》
  2008年第11期)
  
  留意你一生使命的副产品
  □文/何鑫业
  
  留意《时间简史》著者史蒂芬·霍金的话:世界在每日每新的常态下,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在运行,这个东西就是负物质;留意一位来自鲁迅家乡的27岁的80后男性木工的话:对我来说,赚钱仅仅是电刨下的刨花,我喜欢的是木匠本身;再请留意一位金融危机下岌岌可危的个体制造业厂主的话:我的工厂今年仅钢材涨价一项就亏了600万,谢天谢地!没想到救命稻草竟然是工厂的铁屑、铁末,它的热卖让我赚了730万,真是匪夷所思!
  这位“个体制造业厂主”是做金属配件的,他说的“铁屑、铁末”是指车床、刨床、铣床加工后的废料—这原本也是我们日常概念下的“负物质”,与80后木工所言的“木质刨花”同理。凡生命,我们都会有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只要你打算倾心倾力地做好它,就是我们的使命。在正常的模式下,我们的使命,是仅仅关注当下的、所见的、正在为之奋斗的显性事物,不会留意生命后台的、环绕你一生的、一不留意就会让你吓一跳的那个惊人的副产品:“铁屑、铁末”和“木质刨花”。
  什么是生命的负物质?举例来说,一个人,青年时渴望成为书法家,每天习字不息,后终因欠缺天分放弃了。中年后该男子遭遇冤屈,每日誊写诉状、上访材料、情况说明,矢志为自己平反,洗清冤屈。7年后,如愿以偿,在判决书上作最后一次签字画押时,他蓦然惊醒:这是我的字吗?这是我的签名?老天爷,官司打赢了,没想到我的字也练成了—苍天有眼,命运让他第一次看清了生命后台自有的一番运作,它的奇妙和悲壮。
  一位丈夫做企业的女士曾对我说:“2002年的时候,我先生在业界如鱼得水,而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很害怕,于是偷偷将他留作我零用的那部分钱买了商铺和写字楼。没想到,2005年后先生的企业滑坡,几乎难以为继。更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商铺和写字楼大热,每年仅租金就高达百万,真是瞎猫碰着死耗子,太运气了!”
  那个生命后台的、环绕你一生的、一不留意就会让你吓一跳的惊人的“副产品”,这次出现的位置是在一位对世界保持忧虑的女士身上,那么,明天它将骑着脚踏车去哪儿呢?
  (卢海波摘自何鑫业的博客)
(作者:)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